科技创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技动态 > 正文
我局地热工作的新平台——天津中低温地热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来源:科技处、地热院       发布时间:2023-11-17   浏览数:

2023年11月16日,自然资源部公示了“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论证结果,我局地热院与天津大学联合申报的“天津中低温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野外站”)通过评审,在全国34个野外观测站排列第2。

这是天津市获批的首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也是目前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中唯一的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这也标志着我局地热工作又有了一个更高的科技创新平台。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自然资源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构成自然资源部创新平台,是服务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凝聚创新资源、实施重大创新任务的重要载体。中低温水热型地热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储量大于所有化石能源的总量,具有“开发利用程度高、效益好、前景广”等优势,是当前与未来地热开发的主要对象。建设中低温地热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对国家能源战略实施、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回灌开采模式下的地热可持续开发意义重大。

天津地处华北断陷盆地,地热地质特征在全国沉积盆地型地热中具有典型性,而且热储类型全、利用规模大、监测历史长、研究程度高,在全国地热监测中具有代表性,因此,在天津建设野外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单位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是国内第一家从事地热资源研究、勘查、开发、利用、监测、保护为一体的专业地热单位,尤其在地热监测方面拥有固定监测站点、先进监测设备、长达37年的连续监测数据,丰富的监测经验和科研成果,具备了良好的野外站建设基础。

野外站未来五年规划和详细的建设运行方案,围绕“热储动态要素监测与演化规律研究”“地热回灌监测与可持续开发研究”“地热多元化应用研究与数据开发共享平台建设”三个方面的首批研究课题目前已经启动,主站基础建设以及11个副站的规范化监测工作也提上日程,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五年内最终建成可持续开展中低温地热科学观测与研究、人才培养、成果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为自然资源主责主业和地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