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学科普 > 地学科普 > 正文
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21-02-22   浏览数:

5年前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要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峰值,同时认识到达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更长的时间。随后,要在科学和公平基础上加快减排行动,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努力,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

中国提出的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标远远超出《巴黎协定》下2℃温升控制目标下全球到21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的要求。这可能使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5~10年,并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之一,也是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

根据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1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7%,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14%)的7倍多。中国实现碳中和,将有利于防范灾害性气候“黑天鹅”风险、化解气候变化“灰犀牛”风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

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意义重大。相关机构进行的测算表明,如果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那么全球升温将减少0.2℃到0.3℃左右。

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支持发展的时代终结,一个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时代来临,21世纪将成为碳中和世纪。煤炭将很少被使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将成为主力军。当人们出行时,无论乘车、坐飞机还是轮船,其动力将主要来自电能、生物质燃油或者氢燃料,而不是汽油或者煤油。

届时,人们将呼吸到更清洁的空气,生活方式将更加低碳,否则很可能要为高碳生活方式支付高昂的成本,比如支付碳税。

与此同时,中国将打破主要依靠实物资本拉动增长的工业文明发展范式,注重高生产率和高资源效率,促进强劲的、可持续的、包容性的增长,低碳投资将成为新的增长驱动。

从国际上看,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做法对其他国家具有标杆作用和参考价值,也决定着到21世纪末碳中和排放目标的实现,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